治国经邦,人才为要;经略兴校,人才为急。
近日,南湖新闻网刊出一则通讯《特别关注:是谁拨动了博士后发展的琴弦?》引起师生对人才的话题的关注。
时至今日,恐怕谁也无法否认人才的重要性。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府,在办学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尊重人才、珍惜人才、培育人才的文化传统,亦因此造就了学校的成就与辉煌。
站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新纪元、喜迎“双甲子”光辉历史的新起点,我们探讨的不再是要不要重视人才,而是如何更加重视人才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大手笔引才聚才,也更看重如何助力发展人才、培育人才的问题。
笔者认为,围绕关于人才的引聚与成长问题可以从三个维度予以关注。
学校要注重人才之发展、造就卓越之人才
笔者认为,人才战略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战略、“十三五”的核心战略、学校综合改革的核心战略,对此,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学校对人才的重视与投入,只能越来越多、只能越来越重、只能越来越强。要将学校打造成人才高地与高原,就必须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育才的举措;要知人、知岗、知事、知情,尊重人才所学、所专、所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所谓智者用其谋,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实施更加兼容并蓄、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在顶层设计上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
实践证明,光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不一定留得住人才的心。要时时斟酌,哪里是人才事业发展的沃土、哪里是人才学习生活的港湾、哪里是人才制度的改革区,哪里才是人才的聚集区。学校能否留才聚才,关键在于得人之心、留人之情。“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要让华农成为人才竞相干事创业的沃土,成为有事业追求者和事业信仰者的家园。
华农从来就有尊重人才的传统,从来就有教授治学的先例,从来都有爱才惜才的胸襟。校园内,专家教授与领导一起探讨事业发展有之,领导为普通教职员工排忧解难有之,领导为发展人才特事特办有之。这是人才之幸,也是华农之幸。
部门要真心珍惜人才、悉心服务于人才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如今,乘借国家爱才惜才的东风,我校的人才“蓄水池”已经初具规模。这就要求职能部门创造更好的条件呵护人才、服务人才。如果人才是一颗即将萌发的种子,那么,它需要适当的土、水、温、气、肥,而后成新苗,成大树。职能部门在努力着,千方百计为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和必要的物质保障,解决人才的切身利益;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完善服务,为人才搭建必要的上升平台;制定完善考评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干事者上、混日者下,做实事者上、巧言令色者下;在重大项目支撑、创新专项资金申请、国家标准制定等方面予以关心和专业的帮扶。
我校一直坚持党管人才、部门抓人才。坚持集中力量抓宏观、抓政策、抓协调、抓调配,简政放权,用好用活人才。在具体管理方面,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摒弃重学历、轻能力,摒弃重资历、轻业绩,摒弃重数量、轻质量,摒弃重学脉、轻异缘,摒弃重论文、轻应用,摒弃重近利、轻远谋,为人才提供差异化发展的空间。
我校博士后近些年的发展即是部门把人才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的生动体现。曾几何时,师资博士后不能开学院的教职工大会,没有党组织生活,也不能参加学校文体活动,但在人力资源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得以解决,这些人才“身份”的认同感得到增强,岗位的吸引力更强。
人才自身要真情爱岗敬业、以情怀追求卓越
我们强调爱才惜才的氛围,也强调人才自身的主观努力、强调干事创业的斗志和艰苦奋斗的品质打造。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成功需要求人才本身要有坐“冷板凳”的毅力、有甘于清贫的信念。社会学家有统计,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坚持20000小时,就会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无论科研教学,坚持三五年必定收获满满。
社会的多元化和价值的多样化让人才流动加速,这是社会的进步,但人才对于职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信仰,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是看重平台和事业,还是纠结于个人的物质利益,没有一股子干事创业的初心与梦想,选择就会大相径庭。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应该是一种本分。青年人才如殷平教授,在研究领域打拼而崭露头角,但脚步没有停歇。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仍然是他的节奏,是他的生活方式选择。因为他的内心有那么一股追求。“如果原来在追赶,现在想领跑!”知难不避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难就不难,这是一种使命感,更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情怀。有了这种使命感和情怀追求,灯火阑珊处,弦歌相伴谱华美乐章是必然!
延伸阅读:【特别关注】是谁拨动了博士后发展的琴弦?
(本文作者系党委宣传部 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