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韩晓玲 文俊 通讯员 蒋朝常
4月24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杨细燕教授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2003年,她进入该校棉花团队,从一名研究生逐渐成长为团队的一名教师。
这位“80后”青年学者,在团队里承担棉花抗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她致力于围绕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开展多抗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工作。
“长江流域是我国传统的优质棉基地,棉花产量高、纤维品质优良。但是,近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较大影响,比如2022年8月的严重干旱。”杨细燕教授介绍,他们一方面运用整合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从逆境下优质纤维发育机制开展研究,找到抗逆性改良的“靶点”。另一方面,综合利用这些“靶点”,通过转基因、基因编辑、标记辅助选择等创制多抗资源,培育高产、多抗的棉花品种,有效应对棉花生长发育进程中的各种逆境。
杨细燕教授举例说,在前期的研究中,她筛选了很多抗旱材料,基于这些材料的研究,发掘和克隆了一些有用的抗旱基因,“导入”到棉花品种中,创造了一些抗旱性强的材料;同时把这些有用基因开发成标记,在品种选育时进行辅助选择,加快抗旱品种选育的步伐。针对耐高温等其他性状,也是通过这些手段来进行改良,综合运用不同的多抗标记和基因,达到培育多抗品种的目的。团队国审品种“华棉2270”不仅生育期短,还导入了抗旱、耐高温等优异位点,在2022年极端干旱、高温情况下表现出显著的抗性和丰产性。她还希望为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做一些工作,例如培育对落叶剂敏感的新品种。
“张献龙院士是我的导师,更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他似乎把创新刻在了骨子里。”说起在华中农大棉花团队的成长和收获,杨细燕教授感触颇深。她说,“埋头苦干,大胆创新”是团队文化墙上的一幅字,也是张老师提出的团队精神。这些年,自己的微信和邮箱经常收到他关于学科前沿的推送,也时常在团队会上聆听他关于“科学研究要瞄准学科前沿、做到引领学科前沿”的教导。久而久之,自己也养成了给研究生和本科生推送学科前沿的习惯。
目前,杨细燕教授主攻棉花抗旱生物学及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她表示,自己会追随着大先生们的步伐,“躬身棉田,心怀家国”,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立足产业一线,攻关棉田节水抗旱技术,创新抗旱资源,为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努力奋斗。
对于湖北浓厚的创新氛围,杨细燕教授也有切身感受。她说,自己带的博士后在申请湖北的面上项目时都比较顺利,这说明湖北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创新生态,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