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深度报道/ 正文
吴昌银:扎根水稻基因组研究

吴昌银,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专业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学通社记者 江颖)2009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08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吴昌银、游长军等共同为第一作者、张启发为通讯员的一篇论文列于其中。事实上,仅有两篇来自农业院校的论文获此殊荣。

岁末的喜讯并未让吴昌银自满,2010新年伊始,结束了一系列学术总结后,吴昌银又回到了在实验室里忙碌而平静的实验生活。

1992年,吴昌银就读于我校园艺系蔬菜学专业。在七年蔬菜学专业学习七年后,吴昌银遵循自己兴趣的指引,于1999年考取了张启发院士的博士研究生。从此,他开始了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研究征程。

初入分子生物学领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吴昌银并没有太多的不适。但他坦言,从学习到科研,自己经历了一个习惯的过程。2000年起,在张启发院士的指导下,吴昌银领导的课题小组主攻创建我国大型水稻突变体库。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养成了节假日不休息的习惯,并保持至今。每日早出晚归,饿了添些食物继续实验,回家还要查阅相关文献……每天相似的生活内容没有使吴昌银感觉厌倦,在反复的实验中,分子生物学已不仅是自己的学业,吴昌银更将它视为了一份事业。

度过了一段辛苦的时光,2006年,完成创建的突变体库终于开放。吴昌银开始陆续接到申请书:德国马普研究所、美国加利福尼亚戴维斯分校、中科院遗传所……国内外的众多知名研究单位争相索取突变体材料进行研究。

显然,水稻突变体库的成功创建无论对对于研究团队、中国还是世界而言,意义都是重大的。吴昌银也以此为平台,开始在抽穗期、水稻育性研究等领域大展拳脚。

一次实验中,吴昌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基因突变后,水稻便不再抽穗开花。这种现象在相关文献中从未被提及,这个实验也成为了吴昌银的一个心结。

2006年,带着对之前实验的一连串疑问,吴昌银踏上了赴英John/Innes/Centre攻读博士后学位的路途。留学期间,他又咨询了很多国内外的同学老师,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实验失误造成的。但经过反复考证,吴昌银坚信其中藏有玄机。在他当时看来,可能是水稻中存在控制抽穗开花的分子开关基因的突变体导致其不能转换到生殖生长。

为了证实自己的假设,在半年的时间里,吴昌银查阅了大量以往的实验资料,整理思绪。鉴定了之前突变基因调控的网络后,他终于在2007年底惊喜地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并将此基因起名为RID1(植物成花的分子开关基因)。导入这个基因,可以正常地使水稻从营养生长转入到生殖生长阶段;去掉这个基因,水稻将一直处于营养生长阶段,只长茎叶,不开花、不结实。

同样始于2006年的一项研究,让吴昌银在水稻育性研究领域也有了新的收获。2008年,他率领的课题组利用水稻突变基因资源,相继分离克隆了水稻减数分裂调控基因Pair3、OsRPAIa,初步揭示了它们在控制育性方面的机制。2009年,吴昌银收到了《Plant/Journal》和《Plant/physiotgy》两本杂志编辑的通知,相关成果分别刊登在了2009年下半年的杂志上。

研究成果这样集群式地向吴昌银涌来,他的名字陆续出现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踏实搞实验,淡然待成果。”吴昌银正以他一贯坚持的态度领导着课题小组在水稻育性研究和抽穗期方向进行着更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