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深度报道/ 正文
王荔军:生物矿化界的“书呆子”

王荔军,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专业方向:植物营养学与生物矿化

(学通社记者 杨学朴)“他就是一个书呆子”,王运华教授这样评价他的弟子王荔军,“他对生物矿化研究非常执著着”,喜爱之情溢于言表。2008年,王荔军还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问研究的时候,美国化学会《ChemicalReviews》杂志的编辑邀请他和GeorgeNancollas教授共同发表关于生物矿化的文章,而后者已经是美国生物矿化界知名教授之一,王荔军这时候感觉到:他才真正进入了国际生物矿化界。

1990年,王荔军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分配到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担任助教。1993年,从事青藏高原原始森林的土壤调查工作的他被丰富多样的高原植物所吸引,偶然的机会看到松针中的矿化结构和扫描电镜下水稻叶表面呈哑铃型有序排列的二氧化硅时,王荔军欣喜若狂,呆立了半晌。

后与吉林大学化学系李铁津教授长谈之后得知:“这是生物矿化,即在生物体内由生物大分子控制形成的无机纳米结构。”“生物矿化”这个词汇从此进入和占据了王荔军的生活。李铁津教授渊博的知识和深入的理论研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之后他加入了李铁津教授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三年的物理化学的学习。

2002年,在博导王运华教授和李铁津教授的共同指导下,王荔军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是植物细胞壁模板诱导的生物矿化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形成机制。他用了2年半时间提前毕业。他的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他一一攻克,从不畏难,做到为止。他的研究需要很多的高精尖仪器设备,他跑遍北京有关高校,中国科学院、国防研究单位,商请帮助测试,不知碰了多少钉子,但他从不气馁。

博士毕业后王荔军继续在中国农业大学从事植物体内的生物矿化的博士后研究。从研究生到博士生再到博士后,王荔军经历了“知道了什么是生物矿化”到“寻找为什么生物能够控制无机矿物的形成”的转变。而对这些问题他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植物体内的矿化的分子机理究竟是什么,随着学习的深入,王荔军的疑问日益增加,兴趣也与之俱增。2002年夏,他第一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生物矿化的Gordon会议,在会上他认识了美国生物矿化界知名教授Nancollas博士,并于2003年春天加入了 Nancollas博士的研究小组。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化学系,开始深入研究控制生物矿物形成的结晶动力学。

然而随着研究的开始,初到美国的喜悦被无尽的困扰打消,许多知识要重新开始学习。在Nancollas博士的小组,他一呆就是5年半。对生物矿化有着强烈兴趣的他克服了种种困难,从一个农学博士到物理化学的研究助理教授,他对生物矿化机制有了深入理解,并得到了美国同行的认可。

2008年王荔军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BerkeleyNationalLaboratory)访问合作研究,借助流动反应池及原位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矿物磷酸钙表面生长的微观动力学,合作教授是国际实验物理学权威 JamesDeYoreo博士。

经过六年的美国学习和研究他于2009年春天回国,任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今年王荔军42岁,不惑之年,十几年前的问题仍没有完全解答,这将驱动他继续探求植物体内的生物矿化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