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深度报道/ 正文
【奋斗的青春】魏乐妍:足履实地 心静而行

微信图片_20211218104847

2021年大学生标兵魏乐妍

“现在回头来看,我的大学生活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反倒是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坚持,平淡却令我很难忘。其实人生大多时候也是这样,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埋头苦干。”园艺林学学院园艺1802班的魏乐妍和记者这样说道。

刚获得2021年大学生标兵的她,大学生活却一点也不单调。曾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获得中国科学院的推免资格;以中共预备党员的身份积极在抗疫、抗洪中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在果树基地奋力苦干、在实验室严谨钻研,最终获得“启发石平”优秀女大学生奖。

魏乐妍用自律和汗水写下“天道酬勤”的生动注脚。

向下扎根 向上开花

“掌握正确方法的前提下,学习要勤学苦练,没有捷径。”刚步入华农,魏乐妍就确定了自己的大学目标——要做一只勤学苦读的“早鸟”。每天早上六点,南湖边总能看见她奔跑的身影,教室的一隅也总能听见她朗朗的诵读声。她讲到:“学习是需要心静的,要‘耐得住寂寞’,早晨的时光总给我一种踏实感,虽然早起的过程辛苦,但当努力得到回报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会转化为快乐。”

面对晦涩难懂的基础课程,魏乐妍总是反复地琢磨、练习;面对庞杂的学生工作,她有条不紊,热心奉献。

为使自己大学生活的每一帧都简单而充实,她将自己学习之外的时间贡献给了班级。担任三年班长的她,积极组织班内活动,活跃班级氛围,并且带领班上同学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拿下“读书节”二等奖。在园艺1802班这个积极向上的班级里,她经常称自己为“服务员”。

微信图片_20211218104908

生活中的魏乐妍

12月底的武汉,寒风瑟瑟,恰逢考试周实习的魏乐妍几乎全天要在基地从事修剪工作,那时每天早晨,她便来到地里,一干就是八个小时。回忆起那段经历,她笑着说:“手上起了好多茧子,也被划出很多口子,苦是苦,但还是很值得。” 期末考试周“遇见”实习,可谓难上加难。一向成绩优异的魏乐妍也是毫不懈怠,在修剪工作休息的间隙,她常常倚在果树上抓紧翻阅知识点,到了晚上更是与知识点“死磕”到凌晨。

“我觉得我就像我一颗果树,幼苗时它并未显出特别的地方,但它拼命向下扎根,汲取养分,最终开出了别人无法媲美的花朵,结出了甜美的果实。” 魏乐妍说。

奔赴山海 逐梦科研

魏乐妍坦言,自己并不是那种对科研有着与生俱来热情的人,能够成为现在的自己,是三年时间慢慢积淀的成果。刚开始的她对园艺这个整日与植物打交道的专业并不感兴趣。直到偶然的一天,魏乐妍看到的一篇推文让她彻底改变了。那篇文章讲述了张启发院士几十年如一日都在孜孜以求的科研经历,“张启发院士成为农业科学家或许是命运的偶然安排,但为了他想造福人民的梦想,张启发院士始终如一,深深触动了我。”那时处于迷茫期的魏乐妍倍受鼓舞,她说: “我想命运既然把我安排到了这里,我就要把专业干好,要干一行爱一行。”

从此,魏乐妍便对园艺专业的钻研一发不可收拾。在广泛深入接触园艺后,她发现园艺专业的研究范围很广,其中基因发掘、种质创制与遗传改良和采后生物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都有很多兴趣点。“这让我越学越有精神了。”她说,“再后来去徐强教授的实验室做‘省创’项目,我渐渐发现我很向往的安安静静、严谨踏实地为一个科研项目付出所有精力的梦想实现了。”

刻苦学习之余,她还报名参加了武汉植物园菁英班的课程,听老师们讲解各种科研案例。这些都坚定了她从事科研的志向。“我希望能做好科研,走入田野,能将我的科研成果用到农民需要的地方、用在国家的农业发展上。”

目前,魏乐妍担任“调控柑橘果肉色泽基因的发掘与功能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回想起那段科研时光,凌晨走出实验室,回望灯火通明的大楼,透过每一扇窗户,有无数的像她一样的致力于科研的学生和老师,为科技强农深耕于自己的领域。谈及此,她有些热泪盈眶。“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精神感召 奋发有为

魏乐妍坦言,她十分“崇拜”蔡礼鸿老师。退休不退岗的蔡礼鸿老师,为了园艺产业、扶贫事业始终行走在一线,他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让魏乐妍在心中种下了“心怀天下”的“种子”,深深影响着已是中共预备党员的她。

微信图片_20211218104901

河南新乡,魏乐妍调查当地受灾情况

河南暴雨期间,魏乐妍家乡新乡是汛情严重的地方之一。连续多天的特大暴雨,使新乡日降雨量突破了历史极值。洪水来势凶猛,城区内涝严重,农村更是“汪洋一片”。身处汛情中心的魏乐妍,亲眼看到因洪水流离失所、悲痛欲绝的受灾家庭,更亲身感受到处于防汛一线惊心动魄,万众一心。于是在社区的号召下她第一时间报了名,成为了一名党员志愿者加入防汛工作,为灾区的居民运送矿泉水、方便面等急需物品、调查当地受灾情况、安抚受灾群众。她的双腿被碎玻璃、树枝等杂物划出了一道道红色伤痕,双脚也因长时间泡水而浮肿,但这些并未浇灭魏乐妍心中的火,她坚定地讲道:“或许我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但抗洪救灾,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党员我责无旁贷。”

“让我印象深刻不只是一瞬间或是一个场景。”提及这段经历,魏乐妍记忆犹新。暴雨时邻居之间帮忙在汽车下垫砖,一辆辆货车连夜送来救灾物资,一个个新乡人在冷水里站一排接力递沙袋堵水,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撑着皮筏艇转移一楼老人,为他们做饭,广场上堆着的大家为救援人员捐赠的被褥衣物。“九州同风雨,患难见真情”,这些都让她看到了危难时刻人与人携手共克时艰的同胞深情,也真切地告诉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空话。

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她利用自身所学,深入农村,走近农民,与植保站的工作人员同吃同住,调查农作物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办法,希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中。在与农民相处的半个多月里,她意识到农村需要进步,农民更是渴望着改变,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华农人都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渴望用自身所学,回报生我养我的土地。”

微信图片_20211217155849

魏乐妍

(以上图片由受访者 供图)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也许正是因为这股全力以赴努力的精神,让魏乐妍有了比别人更坚定的意志。在接下来的旅途中,魏乐妍仍会以静制动,沉淀浮躁,自律且努力地向前走去。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张梦迪 审核人 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