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首页/ 深度报道/ 正文
【奋斗的青春】杨海鹰:勇敢无畏越海鹰 心系民生社工人

”大学生标兵“杨海鹰(学通社记者 吴渺 摄)

杨海鹰(学通社记者 吴渺 摄)

“做一只勇敢无畏的海鹰,做一个心系民生的社工人。”10月29日晚,学生综合服务楼501报告厅的舞台上,来自社会工作1801班的杨海鹰向在场的师生掷地有声地说道。虽落选“大学生标兵”,但她并不遗憾,华农的三载磨炼已经让她成长为温暖而有能量的行动者。

走出低迷,于混沌中追求真我

杨海鹰曾一度陷入学习成绩走到“瓶颈”的焦虑,她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继续读研深造。但她努力调整状态,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困在了对结果的纠结中,“我只看到了分数,只局限于最终的结果如何,却忽略了学习本身的意义”。

于是,杨海鹰开始改变了。她开始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而不再拘泥于分数。心态的改变让她见见走出了困境。她接纳了过去的自己,也遇到了属于未来的更好的自己。

杨海鹰坚持阅读(学通社记者 吴渺 摄)

杨海鹰在图书馆(学通社记者 吴渺 摄)

在学习成长途中,她遇到了积极向上的室友们,和自己一路同行,共同成长进步,互相关心对方,成为激励彼此前进的好伙伴。遇到问题时,她会和老师交流谈心,老师们的话往往能使她醍醐灌顶,点醒迷茫中的自己。

她的改变也让她有了收获。经过不懈的努力,杨海鹰成功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的推免资格,她最终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学专业,走向更远的未来,不断靠近自己的“社工梦”

温暖他人,做能量满满的“太阳”

“希望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采取具体的行动从微观处去改变社会。”一颗充满温暖的爱心和对社会工作的热爱坚定了杨海鹰选择社会工作的决心,一次次的社会服务让她感受到了来自不同的人身上的温暖,支持着她一步步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也让她渐渐靠近自己想成为的人。

QQ图片20211125153545

杨海鹰教一位离退休教师使用智能手机(杨海鹰 供图)

热爱社会工作的杨海鹰在大学期间参加了数不清的志愿活动。记得有一次,她去老年大学教爷爷奶奶使用智能手机。由于她不是本地人,听不懂武汉方言,于是她就学着老人说话的方式和口音与他们交谈,而这“蹩脚的方言”,却拉近了她与老人们之间的距离,温暖了彼此的心。

“我期望自己永远都可以能量满满,能够对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向上的杨海鹰目光如炬,总是保持着向上的姿态。

服务社会,用爱心点亮漫漫长夜

尽管身在武汉,杨海鹰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温州。她参与发起的“半席·地平线”演说平台,多次邀请各行各业的学者进行演说,为10000多余观众带去8期思想盛宴,让家乡的人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2020年疫情期间,她因高烧被送进隔离病房,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她主动加入到黄冈郦公园智慧云社区的搭建中,通过网络监测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质保障。她所参与的社工团队采用的“区域跨学科跨部门联动”的黄冈模式,被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认可,并且被政府部门在全国社工服务中复制和推广。

她不断地将所学理论融汇到实践中,成为了社会工作专业所期待成为的那种人——学以致用,满腔热情,勇敢坚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爱与温暖打破时空的阻隔,温暖人心。

“我期待我自己是多元的、具有可能性的、接纳万物而且有多重特征的。”杨海鹰这样评价自己。在未来的漫漫长路上,她将带着“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华农校训精神,怀着“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情怀,做一只勇敢无畏的海鹰,做一个心系民生的社工人。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李欣瑶 张嘉文 审核人 周治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