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匡汉晖教授主持了玉米团队2位硕士生学位论文远程视频答辩。答辩委员会提出,视频答辩除了质量标准不变外,同样不能少了“仪式感”。经过集体讨论,答辩增加了几项内容——评委、导师全部穿正装参加,主席正式地宣读答辩决议并向学生致以祝贺,增设同窗祝福、导师寄语环节。
笔者观摩了这场答辩。从现场实践来看,增加的这几项内容,事情不繁却情怀不浅,让答辩会场更添学术神圣、人性温暖。正如一位答辩人所说:庄重、温情,为研究生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今年论文答辩形式发生了变化,校园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视频答辩既然组织不起来一个场面,就没必要搞那些形式。匡老师等的实践表明,我们仍然需要“仪式感”。这份仪式感,其实是对学术的敬畏、对育人的责任。答辩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学术交流、碰撞、评价的本质没有变,师生、师门携手问学的属性不能变。学位论文答辩是一所学术殿堂最具学术风貌的一幕,是学生人生中最为神圣庄严的一刻,学校和导师有义务也有责任让我们的毕业生感到自己这个时候被重视,答辩地点、着装、邀请出席人员、答辩环节、互动环节、学人的精神,都应该被考虑到。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答辩能带给我们的毕业生自豪感和归属感,产生对自己所追求的科学真理和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更强的使命感,让他们带着对母校的眷恋,骄傲地走上社会,这将是我们能送给毕业生最好的礼物。答辩中对“仪式感”的追求,反映的正是对大学育人品性、学术品貌和文化品位的坚守。
从这个角度看,每个大学人都应该让答辩多一点“仪式感”。
与此同时,“仪式感”不等同于“形式感”。这场答辩中,一位同学展示了和答辩人七年来的几张合影,相册制作并不精美,所回忆的同窗故事却打动人心。导师寄语的时间不长,寥寥数分钟,却一度哽咽。这两个环节的外在形式都很平实普通,但传递出实实在在、充沛动人的同学情、师生情。形式与仪式的差别在于,真正的仪式感不是表面文章、过场走秀,而往往是人类文明积淀的显影,是内心情感的外化,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再普通的事,只要我们带着仪式感去做,也能获得一些超越性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每个大学人都可以让答辩多一点“仪式感”。
期待着我们的答辩成为每一个研究生的向往,这份向往并不仅仅在于那张学位证书,更因为它是荣耀,和一辈子的珍藏!
(本文作者:南湖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研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