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农
首页/ 媒体华农/ 正文
【湖北日报】毕业典礼上,校长送出离别信……

连日来,在鄂高校纷纷举办毕业典礼。

在高校学子们即将走出校门、翻开人生新篇章的时刻,高校校长作为师长、前辈,向毕业生们送去深情寄语,我们一起来开启这一封封来自校长的“离别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

自信自强,挺膺担当

站在人生的新起点,如何尽快找准前行的方向,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临别之际,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院士寄语在场的12000多名毕业生“自信自强,挺膺担当”。

“同学们在人生的关键节点选择了武大,我们在双向奔赴中成为命运相连的‘珈’人,携手度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岁月。”张平文希望同学们以自信提振精神气质,以昂扬之姿勇赴新的人生征途;以自强练就过硬本领,以卓越之为擦亮武大人的耀眼名片;以担当践行时代使命,以青春之力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一代代武大人薪火相传,书写了爱国爱校、担当奉献的慷慨壮歌。”张平文告诉同学们,要努力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和民族梦之中,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大潮之中,成就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价值的人生。

2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奋楫扬帆、逐浪远航

“经历不凡,必将非凡。过去的几年经历,必将铸就你们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华中科技大学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尤政院士以“奋楫扬帆、逐浪远航,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题发表致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尤政说,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同学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必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磅礴动力。他勉励毕业生们锚定航向,在追逐理想中坚定信念;努力拼搏,在创新开拓中谋求提升;砥砺风骨,在文化自信中彰显作为;放眼全球,在拥抱世界中贡献力量。

面对即将步入人生新阶段的毕业生们,尤政深情寄语:希望你们永葆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扬帆远航,真正成长为学术大师、兴业之才、治国栋梁和强军之将,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宏伟篇章。

3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

元宇宙大学永不落幕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应对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给毕业生们三点建议,一是“以不变应万变”,做到准确识变,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时代追梦人;二是“不变的就是变”,做到主动求变,做追求真理、坚守理性的创新实践者;三是“善于终身学习”,做到积极应变,做自我更新、不断探索的社会引领者。

杨宗凯希望毕业生们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增加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延展知识和人生的边界,努力成为能够引领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创新、引领区域发展的“三领人才”。

此外,该校为毕业生们准备了一份珍贵礼物——校友卡及终身学习空间,该校的智慧教育平台永远向校友开放,打造永不断线、永不落幕的元宇宙大学。

640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

把握人生确定性,勇做时代筑梦人

走出“象牙塔”,进入“大熔炉”,对于学子们即将开启的人生新旅程,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送上四个“锦囊”:以理想信念的确定性应对人生际遇的“得”与“失”;以奋斗目标的确定性应对工作方式的“冷”与“热”;以精神追求的确定性应对生活情感的“苦”与“乐”;以教育情怀的确定性应对文化传承的“守”与“变”。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彭双阶激励全体毕业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筑梦人,“只要理想信念不褪色、奋斗目标不偏移、精神追求不打烊、教育情怀不停歇,我们就不惧怕任何前进道路上的艰难困苦与风险挑战。”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

越挑战越自信,越自信越挑战

“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体、集体,还是国家、民族,前行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家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挑战无处不在。”6月2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4年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建威致辞,他勉励毕业生们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要始终坚定自信,脚踏实地地走好自己的路。

他说,漫漫征途上,自信是自知与自省;滚滚红尘中,自信是自律与自立;重重困难面前,自信是自强与自胜。只有坚定自信,方能融入时代的洪流,行至人生的远方。

“‘空想’都是问题,‘行动’才是办法。”李建威说,迈上人生新征程,希望同学们谨记“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在行动中磨砺自己,在挑战中证明自己,越挑战越自信,越自信越挑战,以点滴奋斗谱写最美丽的青春。

43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

青春一马当先,才能带动社会万马奔腾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回忆,四年前,在2020年的开学典礼上,他送给了大家一句话:学习是硬道理。再看今朝,他肯定毕业生们在学习中积累了硬实力、涵养了软实力、提升了真实力,“实践证明,你们是好样的!”

李召虎说,在努力拔节生长迈入社会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有理想方能登高致远,敢担当方显勇毅刚健,能吃苦终将玉汝于成,肯奋斗助力创优争先。”李召虎与毕业生们共勉,奋斗是永恒主题,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干出来的,惟有青春一马当先,才能带动社会万马奔腾!

1213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

11年送给毕业生11个字

6月2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杨灿明将“信”字赠予毕业生们。

杨灿明说,要立德于忠信,坚守最高层次的信仰与理想,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立行于诚信,在做人方面要重信守诺、诚实做人,在从业方面要履职尽责、忠于职守;要立心于自信,要坚定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开放包容,加强与多种文明的交流和互鉴。

自2014年担任校长以来,杨灿明每年毕业季都赠予毕业生一个字,11个字组成一句话“情理法、真善美、仁义礼智信”。他勉励毕业生们融会“情理法”,心怀“真善美”,笃行“仁义礼智信”,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长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和栋梁材。

640

湖北大学校长刘建平:

行大道、勤于学、笃于行、致于常

湖北大学校长刘建平寄语毕业生“行大道、勤于学、笃于行、致于常”。行大道,保持湖大人的良知和骨气,始终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勇做时代浪潮儿;勤于学,永葆终身学习的定力,保持学习的热情、探索的勇气,练就“几把过硬的刷子”;笃于行,做知行合一的实干者,保持湖大人低调务实、踏实奋进的优良传统,做到学思用结合、知信行统一;致于常,做持之以恒的奋斗者,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无悔青春。

“伟大的时代赋予了同学们难得的人生际遇,湖北大学一段青春,强国路上一生奋斗。”刘建平说,希望学子们“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在汲取知识精华中读透“有字之书”,在为人处世实践中体悟“无字之书”,在时刻精进修行中读好“心灵之书”。

2222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

无问西东,逐梦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期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困惑时候,反求诸己、叩问内心,发挥个人在事物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层面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多行善举、多做善事。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徐卫林寄语毕业生三个字“忍、韧、仁”,“忍”,就是忍耐,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韧”,就是坚韧,它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仁”,就是仁爱,它是一种高境界,也是一种高要求。征途漫漫,希望毕业生们能始终牢记“崇真尚美”校训,躬行“自强不息 经天纬地”的纺大精神,无问西东、逐梦未来!

1

湖北经济学院校长方洁:

“想”都是问题,“走”才有答案

“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埋下头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开始做的时候,就把你能做的事做好。”“当你走离昨天的自己,你就成功了明天的一半。”湖北经济学院校长方洁说,未来长路漫漫,同学们要“走”起来,因为“想”都是问题,“走”才有答案。

方洁认为,行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她鼓励毕业生,做一个始终怀抱梦想的人,做一个始终脚踏实地的人,做一个每天都有进步的人,做一个追求心灵美好的人。

“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不那么出众、不那么耀眼、不那么响亮,但只要一直在努力地行走,这就够了。”方洁语气中充满母亲一般的关怀与慈爱,无论未来事业有成,还是欲语还休,母校以拥有熠熠闪光的你们而自豪,也为更多平凡普通的你们而骄傲。

24

武汉体育学院校长吕万刚:

争做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者

武汉体育学院校长吕万刚说,几年前,同学们相聚武体,用来自五湖四海的青春之火点亮马灯,在灯光中闪烁着对学习、事业、理想的追求,透射着对友谊、情感、成长的渴望。几年来,同学们矢志“前列一流”,为母校争金夺银、赢得荣誉,让“突破”成为近年来响彻武体的主旋律。作为大家的校长,他倍感欣慰;有幸拥有如此优秀的学子,武体倍感骄傲!

吕万刚希望学生们身体力行,争做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者;坚持运动,争做健康生活的传播者;砥砺前行,争做人生赛道的奋斗者。“当走出校园,无论身处何方,母校都将永远爱着大家,关注大家的成长,支持大家的发展,分享大家的喜悦,也希望同学们情系母校,关心支持母校的建设发展,让武体这张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5

长江职业学院校长吴昌友:

拥抱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今天,你们即将结束这段求学之旅,迈向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充满挑战的人工智能新时代。”长江职业学院校长吴昌友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和趋势,同时告诉学生们,人工智能虽强大,但始终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更应坚守人道的精神。

吴昌友说,正直与善良是做人的正道,也是行稳致远的基石。在人工智能时代,毕业生们需要善于对机器“立心”思考,确保智能体的价值体系与人类保持一致,让人机之间、生命之间的和谐共生成为常态。希望毕业生们志存高远,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将个人的理想价值与人类的文明价值紧密相连,努力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栋梁之才。

点击阅读原文